河南教招考试真题解答(十二)
导语:河南教师教师招聘离不开笔试,笔试是教师招聘的第一道门槛,很多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分数不够连面试资格都没有,因此笔试不能放松警惕,一起跟贵州自考网来看看吧。
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均衡性与个别差异性。其中,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因此,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项正确。
A项: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差异。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学记》提出“教者也,长善而教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导向性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包括: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其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又称为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题干中,这句话来源于《学记》,意思是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四种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体现的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A项正确。
B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要同共产主义目标相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以上为河南教招考试真题解答(十二),考生如果想知道更多教师招聘岗位,报名考试,岗位表,历年真题,备考资料请关注我们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河南教师招聘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河南教师招聘网 [http://www.huai.org.cn/]
关键词: 河南教师招聘网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 202栾川县中学、幼儿园... 2020-08-25
- 2020伊滨区教师招聘公告... 2020-08-25
- 2020荥阳市招教师报考指南 2020-08-20
- 2020教育实施本科高校教... 2020-07-10
- 2020教招考试都考哪方面? 2020-07-10